環境催化與汙染控製創新團隊
一🤒、團隊簡介:
意昂2環境催化與汙染控製創新團隊由王金果教授領銜組建,現有團隊成員5人,包括教授2人👒、講師3人,在讀研究生25人🕺🏼;團隊致力於環境催化汙染控製技術及汙染物凈化機製研究,涉及光催化、電催化、光電協同催化、熱催化等領域💾。近年來團隊成員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金面上項目等課題5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人才計劃項目等10余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環境領域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20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研究方向1:機動車尾氣催化凈化
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急需探索環保的技術路線及高效的催化劑用於機動車尾氣凈化;該研究方向聚焦於環境保護催化劑的設計與製備🈴,探索其在機動車尾氣治理🚯、NOx選擇性催化還原及VOCs凈化的應用⏏️。
研究方向2:工業煙氣協同催化凈化
聚焦工業煙氣硫/氮資源化及重金屬汙染控製需求,基於鈉堿循環回流工藝改進🥦🙍🏼,通過金屬硫化物和異質結催化劑合理設計,利用光-電-熱協同催化凈化多介質汙染物㊗️🎑,實現工業煙氣硫直接脫除與氮轉化。
研究方向3:有機汙染廢水催化凈化
聚焦電芬頓深度處理有機汙染廢水的調控機製研究🧑🏿🎨,改性陰極材料,結合實驗研究和DFT理論計算建模,揭示納米邊緣界面對原位催化H2O2凈化有機汙染物的調控規律🧪,闡明提升異相電芬頓反應凈化有機汙染物活性的本質原因👰♀️。
研究方向4:環境功能材料設計與應用
聚焦環境功能材料設計與結構調控如CeO2、TiO2和MOFs,獲得形貌結構可控的多功能催化材料📽,采用光-電-熱協同催化凈化汙染物、有機小分子催化合成以及金屬表面腐蝕防護等。
二🧝🏽、團隊成員
1 | 王金果:男,教授🏃,博士後 華東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專業 Email: Jinguowang1982@sues.edu.cn 主要從事環境催化汙染控製領域的研究;目前已在J. Am. Chem. Soc., Appl. Catal., B, J. Mater. Chem. A, Chem. Eng. J., J. Hazard. Mater.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70余篇,H因子33,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並先後入選松江區拔尖人才計劃◀️、上海市人才發展基金計劃🚴🏽♂️、上海市DF學者特聘教授計劃、曙光學者計劃等人才項目💁🏻♀️,申請發明專利12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 |
2 | 楊靖霞:女,教授🤦🏿♂️,博士 天津大學/維也納技術大學,材料學/材料化學專業 Email: jxyang@sues.edu.cn 主要從事材料物理與化學工作,關註無機材料前驅體化學與材料微觀形貌和表面結構間的關系,以及其在催化、金屬腐蝕防護中的應用,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 J. Catal.、Appl Surf Sci、Prog. Org. Coat等期刊發表30余篇⁉️,申請專利11項。曾獲泉州市高層次人才、校三八紅旗手等📞;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項🏕。 | |
3 | 石峰👱🏽:女👨🏽✈️,講師,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Email: shifeng@sues.edu.cn 從事環境電化學脫硝及多汙染物控製技術等研究方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獲得第十七屆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技創業杯”比賽二等獎🎅🏻,兩次獲得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河南省高等教育微課三等獎。 | |
4 | 劉瑩,女,講師,博士後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主要從事環境汙染控製方面的研究🕵️♀️,尤其在環境功能材料設計和汙染物凈化機製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截至目前在Environ. Sci. Technol.、Appl. Catal. B-Environ.、Chem. Eng. J.等環境化學領域高水平學術論文30余篇👥,4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前1.0%,累計影響因子314.8,累計引用1260余次,個人H-index為20,獲授權發明專利2項;作為負責人主持完成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4項。 | |
5 | 孫小明🏅:男,講師,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研究方向為綠色化工催化,環境催化汙染控製。目前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第一作者論文8篇,累計影響因子90+🚵🏿♀️🏡。作為共同作者申請發明專利6項,授權6項。主持上海市環境與生態高峰學科跨校合作專項培育項目。 |
三⛹🏽♂️、研究成果
代表性論文🈁:
1. Production of H2S with a novel short-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in acidic effluents from smelting flue-gas scrubbing system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 3988.
2. Selective removal of phenolic compounds by peroxydisulfate activation: inherent role of hydrophobicity and interface ROS. Environ. Sci. Technol.2022, 56, 2665.
3. Hierarchical yolk-shell WO3 microspheres with highly enhanced photoactivity for selective alcohol oxidations. Appl. Catal. B 2017, 218, 825.
4. Bi2WO6-x nanosheets with tunable Bi quantum dots and oxygen vacancies for photocatalyt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Appl. Catal. B 2019, 256, 117874.
5. Highly enhanced soot oxidation activity over 3DOM Co3O4-CeO2 catalysts by synergistic promoting effect. J. Hazard. Mater. 2019, 363, 214.
6. Fast visual evalua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eO2: simple colorimetric assay using 3,3′,5,5′-tetramethylbenzidine as indicator. J. Catal. 2020, 389, 71.
7.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derived nitrogen-doped porous Co@C nanobo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p-chloroaniline removal. Chem. Eng. J. 2019, 358, 408.
8. Absorption and recovery of SO2 in flue gas by wet absorption combined with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Chem. Eng. J. 2022, 433, 134595.
9. Boosting soot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Co3O4 nanocrystals via tailoring crystal facets. Chem. Eng. J. 2018, 337, 488.
10. Highly dispersed Pd-Cu bimetallic nanocatalyst based on γ-Al2O3 combined with electrocatalytic in-situ hydrogen production for nitrate hydroreduction. Chem. Eng. J. 2022, 434, 134748.
代表性專利
發明專利🏋🏼♂️:一種磁性納CuxO-Fe2O3臭氧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及其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610229363.1
發明專利🧿,一種碳氈負載鈰摻雜α-FeOOH納米陣列電極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2011633186.6
發明專利🆖𓀋,一種高選擇性吸附的介孔碳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授權專利號:ZL201110459263.5
發明專利🧓🏻,一種TiOF2光催化薄膜的低溫製備方法及其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110156286.9
發明專利,一種均相二氧化鈦-二氧化錫復合材料的方法,授權專利號:ZL201811321236.X
發明專利,一種結構可控的二氧化鈰納米粒子的製備方法,授權專利號:ZL201811488509.X
發明專利💂🏼👰🏻♀️,聯合回收煙氣中二氧化硫並脫除氮氧化物的系統及方法,授權專利號:ZL 202110186881.0
發明專利,一種抑製重有色金屬冶煉製酸煙氣中三氧化硫產生的方法😔🤌🏻,授權專利號:ZL201910565718.8
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硫化氫微納米氣泡強化汙酸重金屬硫化裝置及方法,授權專利號👨🏻🦯🦮:ZL201911395168.6
代表性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柴油車碳煙燃燒催化劑表界面設計與催化機製研究🛌🏿,批準號🌒:22076117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金屬催化甲醇重整製氫選擇性調控作用的基礎研究💆🏼,批準號𓀌:21503133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石墨烯修飾TiO2-SnO2混雜光陽極的分子層面結構設計及製備研究,批準號:21601121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疏水層表面調控氣體擴散電極催化還原NOx的基礎研究🔏,批準號:22306118
5.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化學-光催化耦合還原Cr(VI)及其在金屬鈍化中循環機製研究,批準號:23ZR1425700
6.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柴油車碳煙燃燒催化劑設計👨🏻🦼、製備及其催化機製研究,批準號𓀙:20ZR1422500
7.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高選擇性甲醇催化重整製氫納米金屬催化劑的製備及催化調控作用機製研究,批準號:15ZR1419100
8. 上海市人才發展基金資助計劃:分布式供氫系統關鍵技術的提升與產業化研究🧑🏻🔬,批準號🪆:2017076
9.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人才計劃項目:批準號:QD2016037
10.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曙光學者項目:貴金屬催化劑晶界面催化碳煙燃燒機製研究,批準號👩👦👦: 21SG52